首页

www.um.hom

时间:2025-05-23 07:50:25 作者:“00后”开始“养生”:内蒙古一高校健康教育课“出圈” 浏览量:15970

  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消息,2024年前3个月,全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监督中发现存在虚假诉讼问题的有1885件。检察机关办案发现,一些违法行为人通过虚假诉讼、虚假劳动仲裁骗取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。

  该类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:一是多为借助民事虚假诉讼或虚假劳动仲裁来实现“补缴”养老金目的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要求,办理一次性补缴养老金须有法院、审计部门、劳动保障监察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。一些违法行为人受利益驱使,通过虚构劳动关系进行虚假诉讼,或利用虚假劳动仲裁申请确认虚假劳动关系,以满足一次性“补缴”养老金的既定条件,进而获取本不应由其享有的养老保险待遇。如宋某、赵某等虚假诉讼监督案。2020年12月,某煤矿按政策要求需关闭,副矿长杜某具体负责关停工作。2022年上半年,宋某、赵某找到杜某,请求其帮忙以煤矿名义补买养老保险。为谋取私利,杜某明知宋某、赵某二人从未在该煤矿上班,仍与二人恶意串通,伪造劳动用工协议,虚构二人在该煤矿工作的事实。同年8月,宋某、赵某二人同时向法院起诉某煤矿,请求判决二人与该煤矿存在劳动关系。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,确认宋某、赵某二人与该煤矿企业存在劳动关系。

  二是一些案件有违法中介“职业化”参与,甚至形成产业链。所谓“中介人员”为谋利,与违法行为人恶意串通,帮其寻找“虚构劳动关系”目标单位,伪造工资条、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,为实施虚假诉讼或虚假劳动仲裁出谋划策。有的直接参与、充当虚假诉讼的当事人,甚至勾结有关人员进行非法操作。如,2017年,李某等40名无固定职业人员经人介绍或直接联系从事中介业务的焦某,向其提出代办社保意向。焦某收取“中介费”后,交给某废旧物品回收企业负责人王某3.5万元,要求其以该企业名义为李某等40人伪造2001年至2015年工资表等证据。2017年12月26日,李某等40人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。2018年1月5日,该仲裁委开庭审理,该企业委托焦某以其人事部门负责人名义作为代理人参加仲裁。庭审中,焦某对李某等40人确认劳动关系的诉求未提任何异议。当日,该仲裁委作出40份仲裁裁决书,确认了李某等40人与企业之间存在长达15年不等的劳动关系。

  三是部分社保领域虚假诉讼或虚假劳动仲裁易衍生刑事犯罪。社保基金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。以欺诈、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保险金,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主要包括虚假诉讼罪和诈骗罪。如刘某等27人虚假诉讼监督系列案。从事社保中介业务的张某收取刘某等27人每人1.5万元“中介费”后,找到某培训学校校长王某,给予其8万元好处费,由其以该学校名义为刘某等人伪造1995年至2018年工资表。后刘某等人以困难职工名义申请法律援助,并向法院起诉,张某的司机以该学校工作人员名义作为被告代理人参加诉讼,并在庭审中对原告诉求及证据未提出任何异议。法院作出27份民事判决,确认刘某等27人与该学校存在劳动关系。刘某等人持上述生效民事判决办理了补缴社保手续,其中22人陆续达到退休年龄,领取了养老金。检察机关查办该系列案,纠正了错误民事判决,张某等人被以虚假诉讼罪提起公诉。

  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出,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“养老钱”“保命钱”。任何违法违规骗取或套取社保基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一方面持续加大对社保领域虚假诉讼个案、系列案件的查办力度,另一方面延伸监督触角,联合法院、劳动仲裁机构等共同堵塞社保基金监管漏洞,规范补缴社保流程,助力保障国家社保基金安全。

  结合监督办案,检察机关提示,补缴养老金参保应符合相关政策要求,任何借助虚假诉讼或虚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的形式参保缴费、办理退休、领取退休金等行为,均属于骗取或套取国家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,一经查实,除清除缴费记录、没收补缴款、退回已领取的社保金外,还将受到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制裁。广大群众切勿轻信“代办代(补)缴社保”等“非法中介人员”之言,更不要虚构劳动关系、参与虚假诉讼或虚假劳动仲裁活动。 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

贵 州(11):贵阳市乌当区、遵义市汇川区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*、赤水市、安顺市西秀区、铜仁市碧江区、铜仁市万山区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、望谟县*、黎平县、榕江县*

中国外交部副部长:中国将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

据悉,截至2023年底,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口已达2.97亿,占人口总数的21.1%。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、老龄化进程速度快、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三个显著特征。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,涉老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,老年人在民间借贷、交通事故、婚姻家庭和劳务合同纠纷等方面涉诉风险依然较高。2023年发布的典型案例有适老化改造、老年人再就业和争取孙子女探视权的民事案件,也有侵害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件,具有一定的典型性、代表性。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,旨在引导广大老年人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,对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,促进加快建立健全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制度,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,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。

中国垒球队不敌日本队获银牌

乔红院士指出,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,从医疗健康到金融服务,人工智能的应用无处不在,其影响力深远而广泛,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。如何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、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、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,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。

聚焦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适用 中国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

今年7月末,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合作,正式启动加沙地带医疗后送。前期转移救治的加沙地带危重病人多为儿童,主要从埃及等国转至欧盟成员国救治。

中外游客走进海军博物馆 品读中国海军的过去与未来

近年来,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、省司法厅以全面依法治省为牵引,加快涉外法治布局,推进西安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,推动设立中国—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,制定涉外法律服务业务指引,推进西安仲裁委改革,全省43家律所、211名律师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律师联盟,236名律师进入“陕西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”,30人入选“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”,全省涉外法治工作成效明显。(法治日报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